构建和谐稳定社会,打造群众满意的基层治理
- 发布日期:2024-02-06 20:33
- 浏览次数: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是缔造美好生活的重要载体,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一系列重要方针政策,为我们做好新时代社区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近年来,阿拉善盟民政局坚持党建引领,推动资源、服务、管理重心下移,不断增强社区组织动员群众和为民服务能力,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精准施策进入服务“快车道”
社区服务是居民家门口的服务,关系民生、连着民心。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全盟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取得长足进步,不断满足广大城乡居民多样化、个性化的服务需求,为社区居民生活提供了更多便利。
推进城乡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标准化全覆盖。截至目前,全盟54个社区均已达到或超过自治区300平米的建设标准,200个嘎查村均达到农区党群服务中心不低于200平方米、牧区不低于150平方米建设标准,全部建立了“一站式”服务大厅。通过党建引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等方式,嘎查村(社区)围绕居民群众的需要,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室、图书阅览室等服务场所,构建“一站式”服务,制定便民服务资源清单、服务清单,建立帮办代办制度,不断满足居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要,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进一步优化。2023年,开展规范村级组织工作事务、机制牌子、证明事项和落实“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累计取消村级组织承担工作职责14项、出具证明事项20项,摘除牌子12个。实施百家“北疆示范社区”创建、百家城乡社区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补齐城乡社区服务功能短板,实现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扩能升级,全力打造公共服务、生活性服务、群众自治集成发展的示范性社区。
党建引领跑出治理“加速度”
党建引领基层社区治理高质量发展。近年来,党中央先后制发了一系列重要文件,从顶层设计的高度进一步夯实了党对城乡社区的领导,社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强化。通过嘎查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实现嘎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主任“一肩挑”,“两委”成员年龄结构、学历水平显著优化,服务群众能力显著提升。建立嘎查村(社区)监督委员会,健全完善人民调解、公共卫生、妇女和儿童等下设的自治组织。持续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充分发挥“一约四会”作用,嘎查村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先后开展“感恩奋进跟党走,民族团结心连心”“民族团结进步月系列”等活动,向广大群众解读《宪法》《民法典》《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等法律法规,让民族团结进步理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人心。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内容融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进一步弘扬公序良俗、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积极探索“积分超市”激励机制,激励引导“小积分”发挥大作用,推动乡村治理“活”起来。
持续推动优化社区人才队伍。落实《加强社会工作专业岗位开发和人才激励保障的实施办法(试行)》和《阿拉善盟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鼓励引导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积极参与职业认定考试,为当年全科通过考试人员报销书本费和报名费,不断提升全盟社工人才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目前,全盟共有持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139名,其中在社区工作的有75人。持续落实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和嘎查村(社区)干部动态增长机制,全盟196名纳入“三岗十八级”薪酬体系,并缴纳五险等社会保险,对已考取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社区工作者,按标准兑现职业津贴。
持续推广基层治理经验。2021年,在阿拉善左旗开展“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试点”“自治区培育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项目创建工作,围绕加强党的领导、畅通参与渠道、激发参与活力、提升议事协商实效等实践问题强化指导,各项制度建设全面完善,居民议事会、居民恳谈会、妇女议事会等形式多样的居民议事协商普遍开展,村(居)民参与村(居)事务的积极性不断提升。2022年在额济纳旗开展“老旧小区改造背景下社区治理和服务模式创新”实验项目创建工作,额济纳旗针对部分老旧小区院老、房老、设施老、生活环境差“四老一差”困局,深入老旧小区开展入户摸底及征求意见1000余户,为老年人住户居多的老旧小区加装16部电梯,在小区相连空地新建篮球场、儿童游乐园等,进一步丰富了小区居民的业余生活。2023年,阿拉善右旗实施“探索易地搬迁农牧户融合融入社区治理优化模式”社区治理创新实验项目,进一步增强搬迁群众的社区融入感和认同感。通过典型经验积极推广学习,“邻里守望相助”的社区精神不断拓展,社区邻里共融的良好氛围逐步显现,民主议事规程得到进一步规范,全盟社区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多方发力共绘治理“同心圆”
持续推动以社区为平台、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社会组织为载体、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区公益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建立社会工作局际联席会议制度,强化部门间协调配合,统筹推进社会工作在增强基层服务能力、优化服务供给、激发社会活力、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自2021年以来,建成5个旗级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专业社工服务覆盖全盟6个街道、32个苏木镇。争取9个自治区“五社联动”社工站试点项目,助力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社工站充分发挥联动作用,先后打造南环街道“幸福环”、王府街道“家计划”、额鲁特街道“‘邻’距离”等特色党建服务品牌,组织开展了“悦享假期”公益课业辅导、“关爱鸟类、保护环境”“小小雷锋在行动”“暖心家园”等个案、小组活动660余场次,受益群众9000余人(次)。培育社区社会组织16家、志愿服务队18家,发展社区志愿者500余人,链接慈善资源,发放各类帮扶慰问资金15万余元。设立“暖心湾”计划生育特殊家庭关爱项目、“微心愿”助困圆梦公益项目等6个公益慈善项目,完成70项微心愿,受益群众192人,多渠道、多功能、多力量的综合性服务平台逐步形成。积极开展优秀典型选树,空巢不空”志愿服务项目荣获自治区金奖,“护苗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荣获自治区铜奖,“困境不困、相伴成长”和“艺术疗愈”志愿服务项目荣获自治区铜奖,“玛拉沁社区公益微众筹”“大手拉小手”志愿服务项目入选全区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幸福环’民生服务工程”入选自治区优秀社会工作项目,“困境不困、相伴成长”大漠驼乡未成年人均衡发展小组工作入选自治区优秀社会工作案例;阿左旗新华街道民族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亮被评为“全国优秀城乡社区工作者”、阿左旗额鲁特街道柳树沟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李玉琴被评为“自治区最美社区工作者”。
站在新的起点上,回望来路,全盟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展望未来,将坚定不移地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民政工作的全过程、各方面,推动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协同共治,为全盟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供稿: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
拟稿:胡震宇
审核:刘艳